• 人物專訪
    • 在臺陸生
    • 在陸臺生
    • 在臺港生
  • 搭橋者
  • 知性節目實驗室
    • 知性節目頭條
    • 知性研究所
    • 知性生活
  • 貌似放大鏡
    • TIDF影展專題
    • TAIWAN下一步
  • 貌似說
    • 如何看見陸生?
    • 我像尋索我的仇人
    • 潑漆者與穿牆者
  • 關於我們|為什麼要叫貌似?
  • 為什麼貌似想做「知性節目」?

貌似實驗室

鑽研內容製作的新配方

Menu
  • 人物專訪
    • 在臺陸生
    • 在陸臺生
    • 在臺港生
  • 搭橋者
  • 知性節目實驗室
    • 知性節目頭條
    • 知性研究所
    • 知性生活
  • 貌似放大鏡
    • TIDF影展專題
    • TAIWAN下一步
  • 貌似說
    • 如何看見陸生?
    • 我像尋索我的仇人
    • 潑漆者與穿牆者

貌似說

災胞看「眼球央視」:共鳴輸出,源自對諷刺對象的深刻認識

― 13 4 月, 2017

三個問題搞懂為什麼貌似想做「知性節目」!

― 25 2 月, 2017

為什麼《奇葩說》能夠既講道理又帶給人娛樂?|《奇葩說》筆記

― 8 2 月, 2017

慈悲心的最深處,不是同情或憐憫,而是好奇。|梁文道《一千零一夜》筆記

― 8 2 月, 2017

【 ‪貌似夥伴都在想什麼‬|完結篇 】獵奇之後,這份影像還能走多遠?

― 20 9 月, 2015

 › 人物專訪
  • 【回看首屆陸生採訪計畫】真人圖書館:通往彼岸的三本書 ─ 余澤霖 x 祝常悅 x 楊心韻

    chialinglai 19 9 月, 2015     在臺陸生, 如何看見陸生?, 搭橋者

    異地生活的人,是伴隨著各種移動過程,開始體驗到原先想像的異地風情轉變為眼前的現實。從親力親為中產生的異同、碰撞與辯證,便是理解的開始,是到達彼岸的路。

    Read more »

  • 專訪復旦大學林孟璇:「我不只是台灣人,也是東亞人。」

    chialinglai 16 9 月, 2015     在陸臺生

    即使非常關心臺灣的政治社會議題,孟璇仍認為自己畢業後想去其他國家唸書或工作,回到臺灣的機會較小,「因為看到了上海的繁華,便不想只留在臺灣,想再多看看世界。這輩子總想喝點洋墨水,不管是香的還是臭的,都想喝喝看。」

    Read more »

  • 以採訪解構浮誇以外的「中共」面貌 ─ 專訪天津大學何奕均

    chialinglai 13 9 月, 2015     在陸臺生

    「我們過去都是去了解大陸,但好像沒有真正讓大陸去了解臺灣。」何奕均觀察到很多學生其實是假借「度假」、「旅遊」名義去當交換學生,有感而發地說:「可是交換生不是去旅遊的,交換生應該是去交換感官、思維或視野。」

    Read more »

  • 「我從小就有個敵人,叫別人家小孩」 ─ 專訪銘傳大學許思聰

    chialinglai 3 8 月, 2015     在臺陸生

    「我從小就有個敵人,這個敵人叫別人家小孩,這個敵人陪伴我一生,但現在好一點了,已經混出頭了。」

    Read more »

  • 我只聽過亡國亡家,沒聽過亡社會 ─ 專訪輔大祝常悅

    chialinglai 21 7 月, 2015     在臺陸生

    「社會力的強大之處在於一個多麼可愛的狀況,我才不管你要不要我公投或要不要幹麻,修法應該是最底線、最底線的辦法,我只要能夠自信說服社會中很大多數人,就能看到社會可以改變的希望。」

    Read more »

  • 臺灣的新聞媒體與社會大眾正在進行一場惡性博奕 ─ 專訪銘傳林明超

    chialinglai 10 6 月, 2015     在臺陸生

    林明超說:「媒體可以去滿足民眾的心理、可以去追逐當下大眾的欲求,但同時媒體也可以去引領。相比較而言,前者就顯得非常方便,而且有很大的商業利益;後者付出就比較大。」

    Read more »

  • 衡量一個社會是否鼓勵創業,看失敗以後要付出多大代價 ─ 專訪逢甲大學吳梓杰

    chialinglai 7 6 月, 2015     在臺陸生

    畢竟相對於陸配,陸生並沒有完全脫離大陸的環境。在臺灣深受政策所限的陸生,可以如何在四年這個不長也不短的時間發展出思考臺灣的取向?

    Read more »

  • 學生選舉是學生的事 ─ 專訪淡江陳學俊

    chialinglai 16 5 月, 2015     在臺陸生

    提到許多人質疑陸生來台有國安問題,他則表示「很多人認為我們是不是中共的間諜,其實我們這個身分對於雙方來說都是尷尬的,大陸怕陸生來台洩漏大陸的機密,台灣怕陸生回大陸洩漏台灣的機密,而我覺得,他們有點想多了,我們只是單純來這邊讀書。」

    Read more »

  • 「抓住那個大陸人!」跑給台灣人追 ─ 專訪文大李凌風

    chialinglai 8 5 月, 2015     在臺陸生

    李淩風認為「文學不是內容充實就好了,每一代的文學有它的創新性,有一個延續的發展。」這部份也反映在大環境下的焦躁心理,總是追求要多快達成,「大陸社會現在很多人是在挖錢的狀態,腦海裡都在想著我怎麼賺更多錢,這樣會有一個好處的是,這樣的好處是整個社會發展很快,我就可以做出很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,但有些事情是急不來的。」

    Read more »

  • 如果媒體不偏袒任何一方,恐怕明天就賣不出去了 ─ 專訪淡江陳瑞遠

    chialinglai 7 5 月, 2015     在臺陸生

    「雖然有法律規範限制媒體不可以太亂來,但是很多(新聞媒體)還是會靠這種『小技巧』去吸引人注意,曾有位教授寫篇文章說,報章媒體不管藍綠它一定活得下去,因為它如果不偏袒任何一方的話,恐怕明天就賣不出去了。」

    Read more »

  • Previous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Next

貌似說

災胞看「眼球央視」:共鳴輸出,源自對諷刺對象的深刻認識

― 13 4 月, 2017

三個問題搞懂為什麼貌似想做「知性節目」!

― 25 2 月, 2017

為什麼《奇葩說》能夠既講道理又帶給人娛樂?|《奇葩說》筆記

― 8 2 月, 2017

慈悲心的最深處,不是同情或憐憫,而是好奇。|梁文道《一千零一夜》筆記

― 8 2 月, 2017

【 ‪貌似夥伴都在想什麼‬|完結篇 】獵奇之後,這份影像還能走多遠?

― 20 9 月, 2015

找文章

追蹤貌似

知性節目頭條

1
跨界跨到市長去啦!「嘎名人尬台語」首集衝到發燒榜第一名|知性節目頭條

― 26 7 月, 2017

2
酷暑補習班: 啾啾鞋、囧星人、阿滴英文和林辰合體開課!|知性節目頭條

― 12 7 月, 2017

3
林辰Buchi訂閱突破20萬 開特別節目來分享幕後經營心得|知性節目頭條

― 28 6 月, 2017

在臺陸生專訪

要當兩岸交流的橋樑,就要做好被踩在腳下的準備 ─ 專訪文化大學余澤霖 (下)
「我從小就有個敵人,叫別人家小孩」 ─ 專訪銘傳大學許思聰
無法在火車上看到的景色,你必須親自走進去 ─ 專訪世新大學公廣系趙雪崟
專訪輔仁大學思靜:「我每走一個地方,就覺得自己認識的世界實在太少了。」
「我不想把自己推到一個進退兩難的地步」─ 專訪北醫王崇昌
創用 CC 授權條款
貌似實驗室以創用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相同方式分享 4.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。